首页 > 详情:“巴金 成都”图片文献展在我宫开幕

“巴金 成都”图片文献展在我宫开幕

为了缅怀巴金先生,传承巴金精神,9月1日,由成都市总工会、香港刘浩清教育基金会、巴金故居共同主办,我宫承办的“巴金•成都”图片文献展在我宫开幕。展期为9月1日至9月5日。
9月1日上午十点,主办方在我宫梦想剧场举行了隆重而热烈的开幕式,成都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包惠,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小新,全国政协委员、作家李小棠,四川省作家协会名誉主席、作家马识途,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作家李致,四川省宣传部副部长朱丹枫,四川省总工会副主席慕竹平,成都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建平,成都市总工会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薛建明等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此外参加开幕式的还有来自上海、北京的文化界人士、成都各文化单位代表及在蓉各大高校艺术院校师生等。开幕式上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王建平代表主办方致辞,他说:“有思想、有心灵、有情怀的人是一座城市的魅力当中最重要的因素,巴老以自己高贵的品格使我们这座城市具有了经久不衰的魅力,巴金对成都人民来讲,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这座城市怎样发展,对成都来讲,巴金都是永恒的。我们相信,这次活动必将会使更多的人了解巴金、学习巴金、热爱巴金……”成都作为巴金的故乡,是他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地方。整场开幕式围绕巴金和成都展开,以巴金先生生前最喜爱的钢琴曲《悲怆》开场,充满深情的巴金散文朗诵《关于<家>》《我的老家》和《愿化泥土》将观众带入了巴金对故乡的怀念之中,在这之后巴金先生生前好友马识途上台致辞,带领观众追忆过往的岁月一同缅怀巴老。最后,由成都市委常委、市总工会主席包惠宣布“巴金•成都”图片文献展开幕,并携李小棠先生等嘉宾为开幕式剪彩。
围绕“巴金•成都”图片文献展,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在前期开展了“寻访巴金在成都的足迹”、“巴金文学与电影暨第二届全国职工影评大赛”、“巴金作品改编电影回顾展映月”等系列活动,开幕式上巴金儿子李小棠先生亲自为“巴金文学与电影暨第二届全国职工影评大赛”一等奖的获奖者颁奖。此外,为了让热爱巴老、喜爱巴老作品的广大成都市民和青年学生更好地缅怀巴老,传承巴老带给这个社会的宝贵文学和精神财富,成都市劳动人民文化宫还特别组织“青春是无限的美丽”话剧周活动,邀请四川大学的话剧社团排演根据巴老的《家》《春》《秋》改编的话剧片段并在展览期间公演。开幕式上他们演出了《秋》的片段,或许相比专业的话剧演员他们的表演会显得稚嫩,但这些80后和90后青年学生的热情参与并通过自己的理解来演绎巴老的作品将是对巴金文学思想和精神的最好传承。
此次“巴金•成都”图片文献展以巴金与成都的关系为线索,将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贯穿于“家”、“春”、“秋”三个篇章中,展示了巴金先生百余年的风雨历程、丰硕的创作成果和真诚奉献社会的人生风范。“家”通过“有双眼井的那条小街”、“一个古老的家庭”、“成长的环境”、“‘家’与‘群’”、“一双美丽的眼睛”等段落展示了巴金的“家”在时代背景下的变迁和巴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成长与成熟。“春”以“青春的确是美丽的”为主题展现巴金有欢乐、痛苦、信仰、写作、事业、友情的绚烂的青春岁月,其中还特别以“巴山蜀水有知音”为题讲述了巴老在故乡的友谊。“秋”展示巴金“生命的开花”和人生的收获,通过《随想录》的写作、对中国文学的贡献等方面展示巴金的人生价值。展览以“我家乡的泥土”为尾声,表达了巴老对故土的怀念。除此之外,展览还展示了巴金故居近年搜集整理的许多珍贵的照片、手稿、图书书影等文献资料,如巴金收藏的《夜未央》、《克鲁泡特金自传》等珍贵图书,还有巴金在其译作《丹东之死》上写下的关于法国大革命的感想,巴金收藏的沈从文给他的明信片、结婚请柬,萧乾《南德的暮秋》的手稿,萧珊“文革”期间的病历,以及萧珊代巴金处理过的读者来信等。从中可以看到巴金真诚的生活态度、忧国忧民的胸怀以及乐于奉献的高贵品格。

发布时间:2011-09-01